从救人于危难到防患于未“燃”,他诠释了什么是“退役不褪色”
退役前,陈宏康是一名武警官兵,因抗洪抢险荣立三等功。退役后,他来到了佛山南海丹灶镇消防办,成为一名消防巡查员。从救人于危难,到防患于未“燃”,他始终以心系群众的情操和勇于拼搏的精神,在不同的岗位上发光发热。2011年佛山市“优秀共产党员”、2011年丹灶镇第一届“忠勇翘楚”模范称号、2013年南海区人民武装部“优秀民兵骨干”、2015年度轻舟训练先进个人、2017年“佛山市优秀退役士兵”、南海“2020年度村改先进个人”,退役后一系列的荣誉,也代表着政府和人民对他的肯定。
“作为一名党员,我始终以党章为镜,严格要求自己,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名退役军人,我注重在实践中磨炼自己,不断发挥退役军人的先锋模范作用。”陈宏康表示。
陈宏康军装照
抢险救灾急先锋,争分夺秒救生命
2006年至2011年,陈宏康陆续参加了韶关乐昌和南雄、梅州留煌镇、茂名化州、封开南丰镇等5个地方的抗洪抢险救援工作。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韶关乐昌。
“韶关洪灾严重,马上救援!”。2006年7月的一个傍晚,正在区人武部集训的陈宏康,突然接到上级的救援通知,没有犹豫立刻接受了任务,带上几件替换衣服,晚上9时便与队友们赶往灾区。由于公路受阻,他们只能绕道走山路前往乐昌。抵达韶关乐昌后已是第二天早上6点,作为第一批到达现场的救援部队,陈宏康和队员们顾不得身上的疲累便投入紧张的救援工作中。
“洪水来势汹汹,水流十分湍急,人在水中稍有不慎就会被洪水冲走,但楼顶被困群众无助的场景深深扎进我的脑海,此时我已忘却重感冒带来的身体不适,也忘记了自身安全,在冲锋舟无法进入的地方连续游了七八个来回。”陈宏康说,为了确保安全,他迅速将8个月大的婴儿放到小盆里,小心翼翼地送到冲锋舟上;对于三名老人和两名小童,他们则采用背的方式送到冲锋舟上,然后全部转移到安全地点。乐昌水灾是百年一遇,受灾群众范围广,救援任务重,但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用了不到4天的时间,乐昌的受灾群众全部转移到安全的地方。这次救灾陈宏康与42名南海队员安全转移群众3600多人。
同年8月,“派比安”台风来袭,丹灶镇受袭,尽管陈宏康家的鱼塘被水淹没了,但为了保护国家和群众利益,他毅然决然地赶往韶关南雄抢险救灾。
陈宏康对厂区内的消防设备进行检查
扛起村改重任,打造消防安全示范点
2014年8月,陈宏康调入丹灶镇消防办,成为一名巡查员。在日常工作中,他还负责协助企业对厂区内的消防设备进行检查,强化业主消防安全意识,在他的努力下,其所负责的企业从“停业整顿”的落后状态变为片区的先进“消防安全示范点”。
2019年,陈宏康跟进杉场木制品厂整治工作,期间他充分发挥不怕苦,不怕累的军人精神,对每家企业进行政策宣讲,加快了木制品企业的搬离进度,使场内104家企业提前搬离沙滘杉场。
得益于之前累积的工作经验,在村级工业园第二阶段的整治工作中,陈宏康担任了村级工业园整治工作的执法组组长,跟进塱心杉场的相关工作。
从开始的摸底排查、入户走访宣传讲解相关的政策法规,到协助企业搬迁整治,保障企业拆除地上建筑物时的安全,陈宏康为南海区村级工业园区升级改造工作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最终按时高质完成杉场木制品厂整治工作任务。
来源:广州日报·新花城 编辑:何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