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科尔沁右翼前旗:只为心中的那一抹“军绿”
“不论是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受到威胁时,还是生产生活中遇到困难,我都会冲锋在前,这是一名退役军人应该做的!”
救火一线,他不顾个人安危,带头冲锋在前,守护群众财产;扶贫一线,他勇于直面困难,把建档立卡贫困户当成亲人……他就是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退役军人事务局移交安置与就业创业股副股长孙立明。
“着火了,着火了!”2023年7月10日12时,孙立明刚准备驾车回家,突然听到紧急的呼救声,这让他的神经立刻绷紧了起来,激发了他的本能反应,迅速朝着呼喊声音传来的方向奔去。孙立明三步并作两步,没跑多远,就看见前方的餐厅正冒着滚滚浓烟,情况十分危急。
来不及多想,孙立明飞奔至餐厅厨房火灾现场,经过勘查后发现是餐厅厨房油烟机起火,此时火苗已从窗户窜出,向二楼居民家中蔓延,玻璃被大火烧得“滋啦滋啦”响,被烧碎的玻璃不断向下掉落。浓烟弥漫了整个餐厅,建筑物和厨房器具都被不同程度烧毁。考虑到厨房内还有2个煤气罐,随时有遇火爆炸的风险,而此时正是中午就餐时间,周围商户和就餐人员非常多,一旦处理不及时,后果将不堪设想。孙立明立即让餐厅老板疏散群众并拨打火警电话,自己则跑去关紧煤气阀门和切断电源开关。随后,孙立明立即拿起餐厅灭火器开始对厨房油烟机起火点根部灭火,并向周围商户多借了一些灭火器。经过近15分钟的努力,用了足足5个灭火器,火情终于得到了控制。
此时的孙立明大口喘着粗气,蓬头垢面地瘫软在地上,脸被熏得黢黑,手背和脸部被烤伤,头发眉毛也被烧焦,全身也已被汗水湿透。在消防车到达现场后,他才放下心来,默默驾车离开。因为救火及时,为受灾餐厅挽回数万元经济损失,并确保了周围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火灾过后家里面一片狼藉,一直抽不开身当面感谢那位救火的小伙子,当时火扑灭后他就走了,没有留下任何联系方式,经多方打听,才知道是科右前旗退役军人事务局干部孙立明,今天特意过来当面感谢他。”时隔一星期,因餐厅老板来到旗退役军人事务局,孙立明英勇救火的事迹才被大家知晓。
“那天幸好有你挺身而出,不然后果真的难以想象,非常感谢你。”刚一见面,餐厅老板就情绪激动地握住孙立明的手,并将一面“退役不褪色 救火显担当”的锦旗交给了孙立明。
孙立明激动地接过锦旗,说:“作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和退役军人,为人民服务是我应该做的事情,而且我在部队从事了12年的灭火救援工作,专业知识更加丰富,此时我更应该义不容辞地冲上去。”
作为一名退役军人,孙立明始终用行动践行着军人铮铮誓言。
在孙立明的办公室,桌子上摆满了关于退役军人移交安置与就业创业相关政策的文件。孙立明说:“干我们这行的必须要时刻‘充电’。如果对相关政策掌握得不够,不仅不能开展工作,更不能保障好退役军人的权益。”
孙立明在从事退役军人移交安置与就业创业工作之前,对相关工作是一名门外汉。但2018年从事退役军人服务工作以来,他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保障退役军人的权益。为了这个目标,孙立明每到空闲时间,就学习相关政策和文件,上网查询相关内容,向同事们耐心地学习,他逐渐从门外汉成长为行家里手。
2019年,正是脱贫攻坚工作的关键时期,孙立明得知单位选派驻村工作队队员,便第一时间主动申请驻村工作。刚来到居力很镇红峰村,孙立明就在入户走访过程中了解到贫困户自家农副产品滞销,为帮助群众拓宽销售渠道,增加群众的产业收入,他积极发动同事、家人,借助微信群、交流群等平台发布销售信息,帮助贫困户销售农产品、拓宽销售路子,他帮助村民销售了小笨鸡100余只、大鹅60余只、鸡蛋3000余枚、鹅蛋1000余枚,销售额2.5万余元。
据了解,孙立明曾服役于内蒙古消防救援总队兴安盟消防支队阿尔山市消防大队,服役期间,多次参加重大演训任务和抢险救灾任务,先后荣获优秀共产党员、个人三等功等多项荣誉。转业后,依旧不忘军人本色,在工作中踏实肯干,兢兢业业,又分别被评为旗级“最美退役军人”、优秀驻村工作队员、2021年盟级优秀民兵、2023年度旗级“最美退役军人”、2023年度盟级“兴安好人”等。
“在我的心目中,军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永远听从祖国的召唤,服从组织领导,始终为党和国家的事业做好一切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作为一名退役军人,孙立明始终保持军人本色,在不同的岗位上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退役军人事务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