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好新时代应急管理现代化之路
走好新时代应急管理现代化之路
广西壮族自治区应急管理厅党委书记、厅长 张惠强
●建好用活广西应急管理“一张图”,推进值班调度规范化、应急指挥专业化、会商研判常态化、信息报送标准化、综合保障一体化建设
●进一步健全安全生产、自然灾害领域风险形势联合会商研判机制,督促企业持续深入排查动态风险,健全企业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体系
●履行好安委会办公室指导协调、监督检查职责,做好矿山、非煤矿山、危化品、烟花爆竹、工贸等方面专项整治
●修订完善各类应急预案,开展常态化应急演练和检查,推动创建国家级、自治区级综合减灾示范县、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推进自然灾害防治重点工程建设,加强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优化各类救助措施,提升保险理赔效率和服务水平
2022年,广西应急管理系统深入开展“压减事故年”“新安法宣贯执行年”“标准化建设年”“科技信息化应用年”活动,连续38个月杜绝重大事故,连续3年杜绝重特大事故,连续14年杜绝特别重大事故;成功抵御5次强台风、10轮强降雨、西江4次编号洪水,杜绝群死群伤灾害性事件;应对严重夏秋连旱和罕见森林大火等灾害,实现人员“零伤亡”。
今年,广西应急管理系统将不折不扣落实全国应急管理工作会议精神,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应急管理部部署要求,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着力完善应急体系、转变治理模式、深化专项整治、防治自然灾害、夯实基层基础,深入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有效控制较大事故、切实减少一般事故,坚决防范自然灾害导致重大人员伤亡、最大程度减轻灾害损失,以高水平安全服务高质量发展,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为全面建设新时代壮美广西创造良好安全环境。
坚持在健全应急体系上下功夫。一是织牢清晰严密的责任体系。深入落实安全生产十五条硬措施和自治区二十条细化措施,建立自然灾害防治考核评价体系,提请地方党委和政府明确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职责清单、年度工作清单,持续强化企业主体责任。二是完善权威高效的指挥体系。推进各级应急委和安委会“双主任”制落实并实体化运行,加快建成自治区、市、县、乡四级应急指挥中心(平台),打通应急救援“最后一米”。建好用活广西应急管理“一张图”,推进值班调度规范化、应急指挥专业化、会商研判常态化、信息报送标准化、综合保障一体化建设。三是构建系统完备的法治体系。推动广西安全生产条例、应急管理事业改革发展意见等急需政策法规制修订,加强高危行业领域地方性标准的制修订,规范行政审批,深化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提升执法效能。四是建强多元参与的共治体系。健全行政决策和专家决策相结合的应急管理决策机制,完善社会组织服务应急管理工作机制,创新普法宣传和科普宣教手段。
坚持在转变治理模式上下功夫。一是源头预防制度化。全面完成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建成自治区级灾害风险普查基础数据库,持续推动普查成果转化应用。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健全重大工程和项目安全风险评估论证制度、部门联审联查机制,严防化工产业转移安全风险。二是风险排查常态化。进一步健全安全生产、自然灾害领域风险形势联合会商研判机制,督促企业持续深入排查动态风险,健全企业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体系。三是监测预警信息化。深入推进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全面推进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平台建设,扎实推进灾害风险综合监测预警,加强小尺度、短临时极端灾害临灾预警。
坚持在深化专项整治上下功夫。一是突出重点抓治理。履行好安委会办公室指导协调、监督检查职责,做好矿山、非煤矿山、危化品、烟花爆竹、工贸等方面专项整治。二是打非治违遏事故。对矿山违法生产建设和无证开采、危化品非法生产经营运输、油气管道乱挖乱钻、无证电气焊作业等突出违法行为,重拳出击、形成震慑。对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违法行为,依法依规严肃追究刑事责任。建立重点地区“结对帮扶”机制,帮助企业消除隐患、保障安全。三是标本兼治破难题。强化重点项目工程防御措施,从源头上管控违规作业。推动违法分包转包、货车农用车违法载人、中介机构造假等问题综合治理。加强高危行业企业从业人员安全培训,规范劳务派遣工使用。
坚持在防治自然灾害上下功夫。一是抓好防汛抗旱和抗震救灾工作。强化气象预警与应急响应联动,建立健全直达基层防汛责任人的临灾预警叫应机制。分级开展汛前检查,分类分项制定整治方案和防范措施。健全信息报送制度,提升预警信息的指导性、靶向性、精准度。抓好22个地震重点县防范应对准备。二是抓好森林防灭火工作。强化宣传教育、火源管控、巡查巡护和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强化森林防灭火项目申报,推进岑溪航空护林站项目建设,完成平果航空护林站项目建设。加强与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协同联动,提升森林火灾预防和火情早期处置能力。三是抓好综合减灾救灾工作。修订完善各类应急预案,开展常态化应急演练和检查,推动创建国家级、自治区级综合减灾示范县、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推进自然灾害防治重点工程建设,加强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优化各类救助措施,提升保险理赔效率和服务水平。
坚持在夯实基层基础上下功夫。一是加强救援力量建设。推动乡镇(街道)应急站和消防所一体化建设,积极推动配合加快组建广西森林消防机动队伍,建设防汛抢险、危化品、矿山等救援攻坚力量,鼓励引导社会应急力量有序发展,建立重大救援实战复盘机制。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中国—东盟应急管理合作部区工作机制,成立中国—东盟应急管理合作部区领导小组,推进中国—东盟应急管理合作基地“三中心”“三配套”“三延伸”项目建设,办好“一会一论坛”。扎实推进自然灾害救援能力提升工程建设。做好基层应急广播体系、数字乡村等建设的服务和保障工作。三是加强装备物资建设。完善自治区、市、县、乡四级救灾物资储备体系。加大先进、特种、专用救援装备配备力度。四是加强智慧应急建设。推动数字战场建设,加大智慧应急成果推广应用力度,用好各类信息系统,推动出台应急产业发展指导意见。